• 主页
  • 电脑
  • 交际
  • 美文
  • 健康
  • 人生
  • 光影
  • 经验
  • 社会
  • 情感
  • 旅行
  • 职场
  • 励志
  • 自然
  • 经典台词
  • 名人名言
  • 笑话
  • 点击返回<<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 > 为孩子挑对零食的关键

    为孩子挑对零食的关键


    时间:Dec 30, 2020 来源:父母必读 作者: 点击:89

    周敏 刘志清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零食记忆的童年会是什么样,所以,家长不必让孩子和零食完全“绝缘”,把握好儿童零食的选择标准,学会看食品营养标签,为孩子提供健康零食才是关键。

    了解零食新定义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对零食的定义为: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和饮料。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岁及以上人群的零食消费率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11.2%上升到了2018年的56.7%,零食提供的能量大约可占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

    2020年5月,中國副食流通协会最新正式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儿童零食标准),并于6月15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出台针对3~12岁儿童零食的新标准。相对于普通零食,新标准在原料、感官、营养成分、安全指标、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签和包装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因此,营养学界对零食的新定义是:正餐以外,用于补充能量、平衡营养或增加水分,能够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食品。儿童零食是指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

    根据儿童零食标准,给孩子挑选零食精彩美文life12345.com

    想让孩子科学地吃零食,我们需要了解国家制定的儿童零食标准。

    ● 所用油脂不应含有(非天然)反式脂肪酸。

    ● 原料不应使用辐照或微波处理。

    ● 应少添加油脂、食糖和食用盐。

    ● 仅允许添加婴幼儿辅食中允许的添加剂种类和使用量,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和甜味剂。

    ● 口感应符合产品特性,不崩牙。

    ● 产品标签中应标注致敏物质信息。www.life12345.com & 爱生活

    针对以上国家发布的儿童零食标准,我们将为家长做出详细的解读,帮助家长科学地为孩子选购零食。

    避开零食里的非天然反式脂肪酸

    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可存在于牛、羊等的脂肪组织和乳制品里,有些纯牛奶的营养标签上也会标注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情况不必担心。需要尽量避免食用的是非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一般在零食中标注的反式脂肪酸就都是非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成年人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

    看零食的营养成分表,在脂肪下面如有“反式脂肪酸”的标注且为“0”就相对比较放心;还要仔细看配料表中是否隐藏着非天然反式脂肪酸的成分,如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植脂末、奶精等。常见的零食中,很多口感香、脆、滑的高油脂食物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如奶油蛋糕、饼干、巧克力派、蛋黄派、炸薯片、爆米花、冰激凌、沙拉酱、奶茶等。

    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进步,可使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降低。我国对于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规定是:含量≤0.3g/100g即可标示为“0”。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含有“0”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每种都吃一些,或者吃得比较多,累积起来就不是“0”了,甚至可能会摄入过量。

    不给孩子选经过辐照处理的零食

    这条标准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辐照或微波灭菌比较常见,能够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例如,在某方便食品的外包装袋上,即可找到“脱水菜、香辛料采用国际惯用辐照杀菌技术处理”的标识文字。www.life12345.com

    虽然研究已充分证实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不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危害,但是却会对产品包括蛋白质在内的营养素成分造成一定损失。因此,不建议孩子吃经过辐照杀菌的原料的零食。

    应注意选择少盐、少糖、少油的零食

    少盐、少糖、少油几乎适用于所有人。之所以在儿童期特别强调,是因为童年期形成的食物口味偏好,往往可以保持到成年期。如果孩子从幼儿期就习惯了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明显增加将来发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高糖饮食还会诱发孩子乳牙出现龋齿。

    让孩子习惯新鲜食物的原汁原味,应从小养成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有些零食饮料为了增强口感,会加入各种名目的“添加糖”“隐形盐”。食品配料表中的“添加糖”,除了常见的蔗糖、白砂糖,还包括麦芽糖、乳糖、果葡糖浆、葡萄糖等。

    家长选购零食时,要注意食品营养标签的配料中排在前几位的有没有蔗糖、白砂糖;要注意看营养成分表中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不宜过高;还要重点看“营养素参考值%”(NRV%),按照成人的推荐摄入量,如每100克食物中钠的NRV%是50%,即每吃100克,就摄入了成人全天所需钠的一半,孩子的能量和营养素需要量约为成人的1/2~2/3,因此如果孩子吃100克这样的食物,就几乎摄入了全天需要的钠。

    选择零食,食品添加剂越少越好

    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标准剂量添加是安全的,不会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但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儿童制定的添加剂限量标准,总体上建议儿童食品所含添加剂越少越好。爱生活

    配料表中的各种原料成分都按照含量由高到低排序,给孩子选购零食,记住:成分越简单越好!儿童零食标准明确了要参照婴幼儿辅食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特别限定不应含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人工色素(日落黄、胭脂红、亮蓝、诱惑红等)、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甜蜜素等)。

    另外,新的儿童零食标准还提出了食品的感官要求,如应有正常的色泽,香味或气味等,这提示家长有些产品名称中有不同“口味”的零食,如草莓味、葡萄味等,要注意查看配料表,是含有果肉、果汁,还是仅添加了不同口味的香精。少量香精即可调出香浓的味道,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吃零食也有安全隐患,要确保孩子的食用安全

    标准中要求:儿童零食的外观设计不应有明显坚硬的尖锐突出,以免崩到孩子的牙齿。如果产品在食用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安全,必须在包装标签中醒目标注。另外,有些零食中添加了非食用的附加物,如小卡片、小玩具、干燥剂等,要确保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干燥剂的外包装应有明显的警示图案,防止儿童误食。这些都提醒我们:孩子在吃零食时,家长要像在他吃正餐时一样做好看护。

    √在给孩子吃零食前,要拆开包装好好检查一下,把不能吃的物品拿出来后再给孩子。

    √学龄前的孩子活泼好动,但是,吃零食时一样需要安静地坐好再吃,不能边吃边玩,更不能在跑跳玩耍或哭闹时吃零食,特别是整粒的坚果、葡萄等,以免误呛入气管造成窒息。

    要注意零食产品标签中标注的致敏物质信息爱生活life12345.com

    现在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如果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家长要格外留心。在给孩子选购零食时,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过敏原信息。新标准强制要求必须明确标注过敏原。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海鲜、花生、坚果、大豆、小麦等。

    关键词:

    原文地址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05 - 2011 爱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d. 爱生活 版权所有:京ICP备12036128号-3
    1.9 ms sql:3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