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电脑
  • 交际
  • 美文
  • 健康
  • 人生
  • 光影
  • 经验
  • 社会
  • 情感
  • 旅行
  • 职场
  • 励志
  • 自然
  • 经典台词
  • 名人名言
  • 笑话
  • 点击返回<<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 > 上海人的香榧子

    上海人的香榧子


    时间:Jan 15, 2021 来源:食品与生活 作者: 点击:182

      袁念琪

      

      上海人把香榧叫“香榧子”,淡咖啡色的香榧子像子弹头,一头尖来一头圆,大小、长短与橄榄差不多。在圆端两侧,各有一个微微突起的小点,宛如它的两只眼睛。这就是打开香榧子的开关,只要伸出拇指和食指这两根手指,捏住这“双眼”往里用力一按,香榧子就壳开肉出了。

      剥开的香榧子穿着一身黑衣,小时候吃时会用它的壳刮去黑衣才入口,后来听说黑衣能打蛔虫,就不刮了。等到过了打蛔虫的年龄,就开始刮了黑衣吃,显得有腔调。“脱”了黑衣的香榧子卖相好看,不仅色如玉,全身还镶着一道道如蛋糕裱花一般的花纹,难怪有“玉山果”和“玉榧”之称。有人把香榧子这一特征喻人,说某人像粒香榧子,剥了壳还看不清他的面目,里面还裹着层“黑衣裳”。

      平时吃的香榧子是咸咸的,壳上白霜就是盐迹。香榧子由炭火烤熟,听产地的老乡说,1 000 克生香榧,烤熟后只有800 克。除了用木炭文火烘烤,也可炒制。先用砂炒,出锅浸入盐水;捞出沥干后,再入锅炒熟,这是“双炒”。也有多炒一道的,在浸盐水前先浸冷水,捞出再炒,可谓“三炒”。

      南宋时的安徽歙县人罗愿,在其《尔雅翼》中传授好香榧标准:“以小而心实者为佳。”当代人则归纳为:一捏就开,香脆而有回味。

      香榧子名副其实,有着一股独特香气。传说杨贵妃常将香榧子研成末后冲服,以获体香,但也有人觉得它有点药味,味如嚼木。我是越吃越香,如同吃小核桃,吃起来就收不住嘴。说起来,香榧子油脂含量不低,可吃在嘴里,只感到香脆而不觉油多。据说香榧子得名是拜秦始皇所赐。公元前2世纪,秦始皇在会稽尝到香脆的“柀子”,便将“柀”赐为“香柀”。又因“柀”的木纹“斐然有章采”,因而称为“榧”。最早吃香榧的记录在汉,到宋列为贡品。苏东坡的《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中佳句更使它美名远扬:“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精彩美文life12345.com

      

      2013 年2 月24 日元宵節,我去休宁鹤城乡右龙村。这座唐朝末年所建的村庄在大山深处,为新安江源头所在。群山环抱,古树成群,翠竹似海,郁郁葱葱。右龙是个“香榧村”,全村有香榧树1 200 株,其中千年树龄的有4 棵,而被称为“香榧王”的树龄已有1 200 多年。“香榧王”高40 米、胸围3 米、冠幅80 多米,是华东地区目前发现的树龄最长、树干最高、树冠最大的香榧树。村里有老人见它两次结果:第一次在1949 年,结7 颗香榧子;第二次在1976 年,在结过7 颗的同股枝丫上又生9 颗。香榧结果有特点,人称“三代果”,即今年成熟果和明年才熟的果是两代果实同挂一树;同时,又有花芽在孕育新一代的果实。

      

      香榧王

      人们寄诸多美好愿望于香榧。就说婚礼:一是娘家将香榧染红,与花生、爆米花一同散发;二在嫁妆上放一雄一雌两根青榧枝,象征忠贞爱情,也期盼避邪消灾;三于婚宴上,新郎新娘分别将剥好的香榧子送进对方口中,寓意早生贵子。

      在住宿的农家乐,店家张老板告知村里的香榧早已卖完了。遗憾之余,想到这一“百年珍果”有众多同好,唇齿间恍若有了它特殊的香气……

    www.life12345.com & 爱生活

    关键词:

    原文地址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05 - 2011 爱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d. 爱生活 版权所有:京ICP备12036128号-3
    1.8 ms sql:3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