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电脑
  • 交际
  • 美文
  • 健康
  • 人生
  • 光影
  • 经验
  • 社会
  • 情感
  • 旅行
  • 职场
  • 励志
  • 自然
  • 经典台词
  • 名人名言
  • 笑话
  • 点击返回<<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 > 过度爱宠是一种心理疾病

    过度爱宠是一种心理疾病


    时间:Jan 28, 2021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 作者: 点击:160

      蕊红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家里会养各种宠物。这些被主人们视做“儿子”、“女儿”的伴侣性的宠物不仅给了主人很好的陪伴,也给主人带来了很多快乐。可是,宠物在带给主人快乐的同时,有的人也会因为在情感上过度依赖宠物,造成了很多心理方面的障碍,不仅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拓展,还影响了家庭关系和个人情感的健康发展。

      大学讲师养宠成痴

      小晴是一位33岁的大学讲师。单身的她,没有特别谈得来的朋友,生活中跟同事也不太来往,与家人关系也比较疏远,没有特别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养猫。3年前,她花6000元购买了一只英短。猫买回来后,她给它起名叫“毛毛“,将全部情感都倾注到了这只猫身上,将它视作自己的亲人,甚至日常相处中,以猫的“妈妈”自居,逗它的时候,让它叫自己“妈妈”,虽然明知道猫不会说人话,但她乐此不疲。

      英短比较娇贵,与本地土猫相比,要养好它,不仅需要精力,还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平常买猫粮、宠物用品,她都要挑进口的最好的买。日常毛毛但凡有一点毛病,她都很紧张,甚至比自己的父母生病都在意。而与她的父母,她已很久没联系了,一个问候的电话也没有,好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更别说给父母孝敬点零花钱。大学讲师工资不算高也不算低,她每月的工资,除了自己花销,大部分都花在了毛毛身上,只要毛毛有需要,她砸锅买铁也要给它买来。

      33岁了还单身,父母着急,给她张罗介绍对象,但她就是不谈。她说:“我这辈子有毛毛陪伴挺好,就这样了,找个男人有什么用,还得赚钱给他花,还得给他洗衣做饭伺候他,还不如与毛毛一起感觉舒服。”精彩美文life12345.com

      小晴的话,让父母感觉很无奈,也让她周围的人感觉她缺乏正常人的思维,总是感觉她哪里有点不对劲,但是就是说不明白哪里有问题。

      养宠成痴背后的心理探秘

      从表面上看小晴的所作所为另类的有些任性,但从心理层面来说,大龄单身缺爱的她,对动物的宠爱更像是一种情爱的补偿。宠物替代了她对真实情感的需求,致使内心孤傲的她,不能平等地接纳一个恋人。而这种过度寄情宠物的行为,是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与小晴一样行为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空巢老人、白领,甚至已婚夫妇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行为。有的因为对宠物的过度关注,忽略了另一半,影响了夫妻感情;有的老年人因为空巢寂寞,将宠物当成了自己的“儿女”,深陷这种不正常的情感中不能自拔,一旦宠物有了个意外,其心理便会崩溃,出现“宠物消失症候群”,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疲劳等。既有心灵上的抑郁,也产生了身体上的不适;有的因为寄情于宠物而忽略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的维护,致使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让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缺失,导致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出现了问题。

      从心理层面上分析,这种对宠物的过度关注,是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后对现实社会人际交往的逃避。因为情感交流需要得不到满足,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宠物便自然成了其感情转移、寄托的对象。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代偿行为”来解释。其实,“代偿行为”在很多时候可以作为自我调节的方法,但过犹不及,如果把宠物当成生活中的唯一,抗拒人际交往,便会慢慢产生病态交际的困扰。

      之所以有些人会产生这种“宠物癖”心理,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互动,而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在这种关系复杂的碰撞中,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别人的反弹,影响人际关系。而人与宠物的交流就简单了许多,你只要对宠物好,宠物也一定会依赖你,将你当成它的全世界。上述案例中,小晴的一系列行为以及对宠物的过度关注,其实也是人际障碍的反应,是她内心孤独的表现。

      增加人际交往,摆脱宠物癖心理

      宠物可爱活泼,生活中养一只伴侣型宠物,有助于解除空巢老人、单身男女及儿童的孤独感。但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如果对宠物过度关注和情感上过度依赖,便成了一种病态,这种病态心理危害极大,如果不加以调整,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如果我们周围的人有出现过度宠爱宠物的行为时,应该多给予关爱,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正常的人际交往,摆脱这种“宠物癖”心理,回归正常生活。www.life12345.com & 爱生活

      纠正这方面的心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通过自身的思想认知来进行调节。首先要引导患者意识到自己这个对宠物的过度关注和宠爱的行为是心理出了问题的表现,使他反思自己在心理上存在的这些异常情结,是否是因为自身存在人格不成熟或者心理及情感需求不满足所造成的。从而打破自我中心意识,打开心门,让别人走进来,也让自己走出去,積极拓宽人际交往空间。掌握一些人际交往技巧,通过人际交往,转移到宠物的注意力,解除孤独,满足心理需求。二是通过个人行为来进行调节。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让自己走出这种心理误区。首先是要尝试与宠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减少和控制与宠物在一起的时间和频率,有意识给自己创造走出家门与人交往的机会。比如有意识地去参加社会活动,邀请三五个谈得来的朋友,一起去旅行、去郊游、去聚会,努力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满足自己的人际心理需求。如果通过自我调节仍然无法走出心理误区,可以引导患者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走出心理困惑。

    关键词:

    原文地址
    上一篇:老有所聚
    下一篇:这一年,不平凡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05 - 2011 爱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d. 爱生活 版权所有:京ICP备12036128号-3
    2.7 ms sql:3
    NO